所在位置: 首頁> 公司新聞> 其它>
新聞詳情

治理環境汙染向社會開放部分環境監測項目

日期:2025-01-10 23:03
瀏覽次數:1239
摘要: 近日,環保部印發了環保部部長陳吉寧在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2015年年會上的特彆演講全文,而這也被看做是五中全會部署環保工作後,環保部對相關製度改革的明確表態。陳吉寧明確,我國要健全環境保護的市場體係,引入第三方治理環境汙染,向社會開放部分環境監測項目。 在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後,環保是無論如何也繞不過去的一個板塊。近年來,中央對環保領域的管理觀念從“誰汙染、誰治理”到“誰汙染、誰付費”,被業內稱為是治理模式的一大進步,更被看做是環保企業麵臨的一次重大機遇。 無論在治汙的專業性上,...

近日,環保部印發了環保部部長陳吉寧在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2015年年會上的特彆演講全文,而這也被看做是五中全會部署環保工作後,環保部對相關製度改革的明確表態。陳吉寧明確,我國要健全環境保護的市場體係,引入第三方治理環境汙染,向社會開放部分環境監測項目。

在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後,環保是無論如何也繞不過去的一個板塊。近年來,中央對環保領域的管理觀念從“誰汙染、誰治理”到“誰汙染、誰付費”,被業內稱為是治理模式的一大進步,更被看做是環保企業麵臨的一次重大機遇。

無論在治汙的專業性上,還是監管的可控性上,引入市場機製、推動第三方治理都是大勢所趨。今年初,國務院《關於推行環境汙染第三方治理的意見》發布,進一步明確了排汙者付費、市場化運作、政府引導推動的原則,社會資本進入汙染治理市場的活力將被進一步激發。

“然而,在需求更為普遍的環境監測領域,我國與西方國家不同,主要還是由政府擔任服務方,而國外即使是一些政府需要的數據也會委托第三方監測企業提供服務。”北京公眾環境研究中心主任馬軍表示,而我國目前主要開放給社會資本的仍僅以企業向政府提交監測數據、報告類的服務為主。

多家環保企業相關負責人都感歎,直到現在,由於需求單一、項目操作空間有限,市場中做第三方環境汙染治理的企業仍然少之又少,這個行業始終難上軌道。馬軍介紹,目前,我國隻有個彆城市開始嘗試在重要數據監測方麵引入社會資本,大多數地方政府還是會在當地環保部門內部或下屬單位安排相關部門進行這項工作,監測的質量、效率、穩定性很難被公正的監督,監測過程中如果存在問題更難以被問責。

不過,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隨著政府環境管理模式的改變,環境監測市場也即將迎來黃金發展期。今年,我國接連發布了《關於推進環境監測服務社會化的指導意見》、《環境監測數據弄虛作假行為處理辦法》以及《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方案》等政策,為環境監測服務向市場開放鋪路。專家預計,環境監測市場在自動監測、第三方運維和智慧環保領域將出現快速增長。

馬軍表示,具體來說,包括環境質量、空氣質量、水質、汙染源排放等監測領域,市場上的企業都已經具備了提供服務的能力,也基本可以達到政府對於數據精準度等技術要求,我國可逐步嘗試在進行這些類彆的監測時引入社會資本,外包給第三方,環保這項產業才真正能被稱做一門“大生意”。